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历炼水火 传承千年----界首彩陶烧制技艺发展回顾

发布日期:2013-08-27 浏览次数:1730

 内容摘要:界首彩陶烧制技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始烧于唐宋,盛行于明清,流传至今。其名传遍中原大地,其形遍及八百里皖江两岸,以独特的魅力绽放在界首田营十三窑的沃土上。

    界首彩陶烧制技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始烧于唐宋,盛行于明清,流传至今。其名传遍中原大地,其形遍及八百里皖江两岸,以独特的魅力绽放在界首田营十三窑的沃土上。20世纪60年代初至80年代末,界首工艺陶瓷多次代表中国古老的民间艺术漂洋过海,远销至日本、波兰、匈牙利等十几个国家,名扬四海。界首彩陶以刻、划、堆、贴的装饰手法和黄绿白的三彩釉色,在《民间瓷器》、《陶瓷艺术》、《中国工艺美术史》等书刊中有着绚丽多姿的一页,享有“东方之秀”的美称。2006年6月界首彩陶烧制技艺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使这一薪火相传千年的古老工艺又重新注入新的活力,焕发出新的光彩!
一、沿袭千年的精湛制陶工艺
    界首位于安徽省西北部豫皖交界处,淮河的重要支流颍水穿境而过。因地处中原要冲,地理环境优越,人杰地灵,自古为兵家逐鹿之战场、英雄聚义起事的策源地,同时也是中原文化与江淮文化相互交流的门径,从而使当地的民间文化呈现出多元性。
    界首彩陶工艺最初起源于唐宋时期,被评为99年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淮北柳孜古运河遗址、“阜六”高速公路阜阳青龙庵村遗址和徐州明城遗址均曾出土过一件件精美的唐、宋时期的界首彩陶器;而界首的母亲河---沙颍河的上游发源地嵩山以北不足百里便是唐、宋三彩陶三大产地之一的巩县,而水路一直是古代运输的主要方式,因此,唐代的三彩陶工艺和宋代的刻花陶工艺是通过沙颍河直接或间接影响了界首彩陶工艺的发展。
    界首彩陶采用的陶土是取自当地的黄胶泥,当地窑工又称作“黄河淤”,即黄河泛滥沉积下的黄色粘土。据《元史·河渠志》记载,黄河泛滥影响颍水是在元仁宗延祐年间。当地窑工介绍,黄胶泥又有大、小胶泥之分,黄水泛滥之前称为小胶泥,其性硬,只能做泥盆、盘、盏等简单造型的陶器;黄水泛滥以后,界首是黄水波及的边缘区域,由于大量比重较大的河沙沉积到了黄河附近区域,而比重较轻的细腻粘土就随水波漂流沉积到较远的边缘区域,所以界首就淤积了大量的这种粘土。这种粘土又称为大胶泥,其性软,可塑性较强,能制作较为复杂造型的陶器。元代以后,界首彩陶在装饰技法和装饰纹饰上也吸收了当地比较盛行的木版年画、剪纸贴花的艺术风格,出现了刻划、剔花工艺,初步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艺术风格。在清晚期至民国时期。此时的界首彩陶在继承前期制陶技艺基础上,受到当时戏曲艺术发展的影响,因而在纹饰的内容上更加丰富多彩,除了花鸟鱼虫外,出现了大量以传统剧目为体裁的人物场景画,在装饰技法上刻、划、剔花工艺较前普及;建国初期,界首陶窑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支持,著名窑工卢山义、卢山志被送往中央美院华东分院群众艺术研究班学习,使得绘画、制坯工艺得到长足提高。1954年,卢山义先生组建陶器生产合作社,1958年改名为界首工艺陶瓷厂,成为界首彩陶集中的生产基地。改革开放后,是我国文化艺术重获新生的时期,也是界首三彩陶又一个艺术的春天。界首工艺陶瓷厂在著名工艺美术家韩美林先生的指导下,研制出硅硼系列彩釉,如乌金釉、金砂釉、孔雀兰釉、玫瑰红釉等,代替了原来的铅釉,同时把陶器低温型转为高温型,窑温达1000℃左右,胎釉结合较前紧密,陶胎颜色为淡黄,彩釉更加艳美。卢山义先生的“三彩刻花缸”还于1984年获轻工部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优质产品奖。
二、独特的艺术魅力让界首彩陶从乡土走向世界
    在遥远的大洋彼岸的英国大维德基金会博物馆静静陈列着两件宋代的界首彩陶,它的简洁遒劲的刻画纹饰和流光溢彩的釉色,让观者流连忘返。而1954年原苏联东方艺术博物馆《造型艺术》刊登了著名界首土陶艺人卢山义先生制作的三彩“刀马人”酒坛巨幅照片,受到当时国际艺术界的热捧,特别是东欧地区的一些国家争相收藏,卢山义先生也被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评为全国优秀民间艺人,与紫砂艺人顾景周等大师齐名,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其产品远销东欧、美国、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被国际艺术界誉为“有形不至而意至之妙趣。”什么样的独特魅力让界首彩陶能从偏僻的乡土之地走向世界了呢?
    首先,是古朴厚重的器型。界首彩陶采用的陶土是取自当地的黄胶泥,当地窑工又称作“黄河淤”,即黄河泛滥沉积下的黄色粘土,其性软,可塑性较强,烧制出的陶器胎质细腻,胎体厚重;在器型上界首彩陶不拘于定式,大胆吸取了青铜器、瓷器的诸多造型,使其更具中国古典的神韵。
    其次,是简洁生动的刻画纹饰。在刻画创作题材方面,清代以前多以花草鱼虫为主,清代中晚期则出现以民间戏曲人物为主题的创作;在刻画工艺上,则吸取了当地乡土气息浓厚的民间剪纸和木版年画的艺术风格,运用了模印、刻划、剔花和彩绘等工艺,经过民间老艺人随心所欲,简练而遒劲的笔触,表现出的画面主题生动而传神。而今以老艺人卢山义传承的“刀马人”系列彩陶最具代表性。
    再次,是流光溢彩的釉色。界首彩陶在着釉方面,吸取、借鉴了唐、宋三彩陶器的工艺风格,在一层透明铅釉上稍稍的淋上几滴,经烘烧后产生局部流淌交融,如浮云入梦般的艺术效果;界首彩陶的着色剂用料也比较独特,除了以铜和铁为着色剂主料外,还加入了石英粉,石英粉在烧制过程中与化妆粉土发生反应,产生了界首彩陶主体釉色绛红色,与白色化妆土对比形成了“红地白花”的独特风格。 
    最后,它是艺术和实用功能的完美融合。在艺术功能方面,制作界首彩陶老艺人的文化素养积累主要受民风民俗、民间传说、民间戏剧的影响,他们细心观察身边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在创作中只取其神意,而不拘泥于外形,比如在“十三窑”比较流行的三彩刻画鱼盆,注入水后,在水波的荡漾下,盆里刻画的鱼象活了一样在水草中游动,难怪颍河两岸流传着“鱼盆圆又圆,出在沙河(颍河在界首的俗称)南,有人买了去,富贵万万年。”的民谣,从中也可以看出,界首彩陶在艺术功能表现上有意迎合了老百姓追求富贵吉祥的心理;在实用功能方面,界首彩陶的器型多为圆腹外鼓,还采取了内外施釉,适合于老百姓作日常盛储器皿之用。这种艺术和使用功能的结合,也反映出淮北劳动人民在日复一日繁重劳作之中,以最原始的方式对精神艺术之美的追求。
    以上的艺术特色充分说明界首彩陶扎根于皖西北地区民间淳朴的乡土民风之中,借鉴、吸取了不同地域和不同工艺门类的艺术风格,它所蕴含的意韵,在其制作工艺、题材运用和色彩搭配上都趋于质朴、粗旷与厚重,集中体现了皖西北人敦厚朴实的性格和大拙大巧的审美意趣,它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皖西北民间艺术崇尚自然、追求和谐的审美趋向。界首彩陶所蕴涵最大的魅力就是其创作是历代窑工自己用心灵与身边观察到的事物“婚媾”后,毫无约束的一种宣泄,是心灵自然的流露,与时下流行的一些充满浮躁和媚俗的艺术风格相比,它的稚朴反能让人感到一种安详和亲切,这也正好解释界首彩陶为什么会受到国内外艺术界的青睐了。
三、令人鼓舞的界首彩陶发展现状
    随着十七大的胜利召开,我国传统文化遗产受到了国家和社会前所未有关注,界首彩陶艺术也迎来了又一次蓬勃发展的春天。一直以来界首市委、市政府都重点关注界首彩陶传统工艺的保护和产业化道路探索。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成功后,借着国家保护政策的逐步落实,界首市委、市政府近几年不断增强了对界首彩陶传承发展的扶植力度:首先,成立了“界首彩陶发展保护委员会”和“界首彩陶研究会”,对其今后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同时提出了“艺术彩陶之乡”的地域文化发展名片,为界首彩陶的繁荣发展指明了方向;其次,对原工艺陶瓷厂成功进行了企业改制,为原厂工人办理了社会保险,消除了制约界首彩陶生产基地今后的发展包袱,并以厂区为基础,发展“界首彩陶文化园”项目,现正在逐步实施中;再次,在国家财政和本地政府的重视、支持下,我市新建 “界首彩陶博物馆”即将免费开放,她使用面积约2000平方米,是界首彩陶工艺历史、演变、现状、制作流程和精品最完整、集中的展示场所,通过博物馆的现代展示手段让每位观众在有限的时间内全面、立体的领略界首彩陶的风采。另外,在传承人方面,界首彩陶曾经有过传承人青黄不结的困境,这也是限制界首彩陶传承发展的一大障碍。而近年国家不断加大的非遗保护力度和界首彩陶知名度的空前提升,人们对界首彩陶这一古老民间工艺的认识也在悄悄转变。过去,许多彩陶艺人的子女后代因为生计所迫或远走他乡,或另择他业,而今他们中有许多已回到家乡,重新拾起了祖祖辈辈代代相传的技艺,同时,许多青少年朋友们也表现出学习陶艺的浓厚兴趣。截止到目前,长期从事界首彩陶制作的传承群体已从过去的不足十人,发展到了六十余人,涌现出了卢群山、卢莉华、王京胜、卢华、曹振亚和张茜文等一批工艺精湛的新一代彩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近几年,他们在制作工艺上,精益求精、大胆创新,推出了一批精品和新品,并在国内各类大型评比活动中屡获大奖,其中卢群山、卢莉华的彩陶作品还分别被国家博物馆和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赵 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