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

界首市:念好“引育留用”四字诀,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

发布日期:2025-09-29 浏览次数:124

近年来,界首市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结合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实际,坚持“引、育、留、用”结合,着力培育一批讲政治、有能力、敢担当的村干部队伍,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支撑。

 

一、拓展路径广泛“引”,蓄足源头活水

持续拓宽村级干部队伍来源渠道,采取“回引+储备”的方式选优配强村级干部队伍,注重从返乡致富带头人、退役军人、高校毕业生等群体中,选拔到村干部尤其是带头人队伍中来。坚持公开选拔原则,吸纳244名懂农业、爱农村、善治理的复合型人才作为村级后备力量,按照“一人一档、一村一册、一镇一库”的方式,建立村级后备干部档案和台账,169名导师与后备力量建立帮带关系,实现村级后备力量队伍梯次搭配。制定《关于建立健全村(社区)“两委”干部人选及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资格联审机制的通知》,规范村干部“进出关”,依据日常工作表现和岗位需求,全面评估其工作表现、能力素质和群众满意度,对于不适合不胜任的村干部,及时进行调整补充,村干部队伍结构持续优化。

 

 二、聚焦赋能精准“育”,锻造过硬本领

坚持把教育培训作为提升村干部能力素质的关键环节,将村干部教育培训纳入全市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依托市级党校、乡村干部实训基地,每年举办书记进修班、选派干部培训班等各类培训班,开展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赴名村挂职,培养提升村级干部乡村治理能力。以“学历+能力”双提升为培育重点,开展村干部学历教育提升行动,累计组织163名村“两委”干部提升大专学历,有效解决村干部学历层次偏低、治理能力欠缺问题。严格落实村干部和后备力量调整市乡联审机制,把不符合任职条件的村干部和后备力量候选人挡在门外,确保干部队伍的纯洁可靠。连续14年组织开展村党组织书记擂台赛,通过明目标、晒成效,比技能、找差距,形成村级带头人抓乡村振兴的浓厚工作氛围。

 

三、强化政策力促“留”,彰显关怀激励

持续加强村干部关心关爱力度,严格落实村干部待遇保障政策,为1061名村“两委”干部统一购买人身意外伤害险,补贴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代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组织开展健康体检。定期召开村党组织书记座谈会,了解村级干部所求所盼,解决工作生活难题。将乡村治理成效作为评先评优、选拔任用重要依据,先后获评省级“皖美村支书”(“安徽省优秀村支书”)4人、市县“十佳村党组织书记”17人,入选阜阳市“书记说村”典型案例3人。

 

四、齐抓共管科学“用”,促进治理实效

全面推行村党组织书记担任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围绕乡村产业发展,鼓励和支持村干部带领村民发展特色产业、改善基础设施,通过项目带动、产业引领,不断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截至2024年底,全市集体经济村均经营性收入58.51万元。注重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考录(招聘)乡镇(街道)公务员和事业编制,先后推荐优秀村党组织书记进乡镇领导班子1人,从优秀村干部中招聘乡镇事业编制2人,确保村干部工作“有盼头”,进一步提升工作积极性。持续用好基层治理“模范生”,通过“党带群建,十户联治”“四事四权”工作法、农村党员联户等机制,将村干部纳入网格员队伍,促进农村党员示范带动,引导群众参与乡村治理。(张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