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

界首市:把好“三道关”推深做实发展党员工作

发布日期:2025-01-13 浏览次数:1456

近年来,界首市坚持把发展党员工作作为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关键环节,聚焦把好“入口关”“程序关”“素质关”,切实提升发展党员工作质效,打造高素质基层党员队伍。

把好“入口关”,保证源头质量。做好源头考察,摸排建立高层次人才、农村致富能手、返乡创业者、退役军人等人员库,通过实地考察、走访调研,充分把品行好、素质高、积极投身于基层治理、乡村振兴事业的有志青年考察识别出来。优化人员结构,根据摸排掌握的入党积极分子数量、年龄、性别、学历、所属行业等数据,全面制定发展党员指标性计划,做到科学精准指导。今年以来,经过层层推荐、考察等环节,吸收入党积极分子共625人,发展280名党员,其中农村领域119名,“三新”领域100名,35岁以下党员达202名,党员整体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化,缓解了农村和“三新”领域发展党员难题。实行动态调整,建立以乡镇党委为单位、村党组织为网格的管理模式,每季度定期对入党积极分子储备人员进行分析研判、动态调整,以清单化、闭环式进行综合评估,重点关注入党动机、现实表现等情况,切实提升发展党员质量。

把好“程序关”,严明纪律要求。全面推行发展党员全程纪实表。根据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研究制定了发展党员《全程纪实表》,按照“一人一表”“一事一记”的原则,以时间先后顺序进行逐条填写,按照“时间、人员、事件、落款、记录”的记叙清单对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转正事项进行详细记录,确保过程规范精细。健全政审联审机制。严格落实基层党组织在接收预备党员前和预备党员转正前两次政审联审制度,从入党申请书、政治审查材料、培养教育考察材料、入党志愿书等多方面进行审查,对联审不合格的一律不得发展入党,今年以来4名人员因联审不合格取消发展资格,2名人员延期转正。建立提级预审制度。将发展党员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作为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和乡村振兴季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切实强化基层党组织责任意识。对拟接收、转正的预备党员,经基层党委预审后,报送组织部门提级审核,全面审查其入党条件、入党程序、入党材料是否符合规定,防止带病入党、异地发展。

把好“素质关”,强化教育培养。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坚持多方联动,用好市、乡两级党校,乡村振兴学院等教育阵地,将积极分子培训班、发展对象培训班、党建指导员培训班纳入党员教育培训计划。今年以来,共举办两期发展对象和入党积极分子集中示范培训班,培训学员400余名。以“理论教学+实地观摩”的方式举办非公企业党建指导员培训班两期,进一步提升51名非公企业党建指导员业务能力。注重日常管理培养,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为新发展党员“充电赋能”,一方面,要求新发展党员认真参加“三会一课”“书记讲党课”等活动。同时,依托共产党员网、各级先锋网等线上学习平台,定期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观看《榜样》《党课开讲啦》等专题系列片和优秀党员教育电视片,并进行研讨交流。搭建实践历练平台,注重在急难险重任务、攻坚克难一线中选拔一批积极作为、敢于担当的党员作为正面典型进行宣传,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同时,引导更多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积极投身到“双招双引”、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工作中,以实际行动接受党组织的考察。(卢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