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首市:运用“民情三法”助力选派干部赋能乡村振兴
发布日期:2025-02-21 浏览次数:1356
为提升选派帮扶工作质效,进一步激发第九批选派干部工作干劲,界首市运用“民情三法”,帮助选派干部明晰自身职责任务和工作方向,确保“访民情、办实事、促振兴”行动落实落细。
“访”字为首,做社情民意的“搜集员”。针对第九批选派干部到村任职时间相对较短,农村工作经验不足、村情户情不熟悉等问题,组织他们开展对脱贫户和监测对象的集中走访排查行动。依托网格员、户长队伍,广泛深入调研,全面掌握任职村基层党建、产业发展、乡风文明、环境整治、平安建设等方面的基本情况,综合分析提出村级产业后续发展可行性建议138条。通过逐户走访排查,摸清辖区一般农户,特别是独居老人、大病户等特殊群体生产生活状况,及时了解其实际需求。同时,广泛收集党员群众反映集中、亟待解决的“急难愁盼”事项,不断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
“办”字为要,做为民服务的“办事员”。针对“访民情”过程中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充分利用“四事四权”工作法和“党带群建,十户联治”工作机制,认真梳理并及时解决。对于复杂问题,选派干部会同村“两委”成员及县乡有关部门共同拟定解决方案。研究制定年度为民办事的“三个清单”,将重要事项纳入驻村工作队年度工作计划,定期盘点销号。积极开展消费帮扶活动,通过选派单位、社会爱心企业等渠道,帮助农户销售滞销农副产品,解决燃眉之急。此外,通过经常性入户走访慰问、张贴驻村工作队“明白卡”等方式,畅通驻村帮办联系渠道,为群众提供“一站式”帮办、代办服务。截至目前,第九批选派干部已为民代办事务867件。
“促”字为果,做乡村振兴的“战斗员”。紧紧围绕选派干部“建强村党组织、推进强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为民办事服务”四项职责任务,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充分发挥选派第一书记作用,常态化开展“第一书记上党课”活动,谋划选派单位与村党组织“支部共建”活动129场次,推动村“两委”班子建设,提升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积极利用选派单位资源优势,推动资金、项目、技术等要素向村级下沉,为乡村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提供有力支持。截至目前,第九批选派单位已帮助村级协调各类项目50个。同时,健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合一”的乡村治理体系,持续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提升乡村善治水平。截至目前,已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328件。(梁冠军)